顶点笔趣阁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 第46章 第46章

第46章 第46章


“书记,  既然可以采用文字的方式,为什么不同时使用绘画的方式来宣传呢?”

        一想到宣传,苏葵就想起了风靡几十年代的“小人书”。小人书又被称为“连环画”,  由于其通俗性和趣味性,  自建国以来,就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娱乐读物,  当然也是成年人重要的娱乐方式。

        可以说,连环画的身影遍布这几十年的华国,  后受到影视媒体的冲击才渐渐没落,不过在这个时代,却是绝佳的宣传方式。

        “你是说,将《清河乡之变》再绘为连环画发行?”

        “是的,书记。”苏葵又提到:“我记得,  京城那边的美术出版社就曾经出版过《三国演义》,  《铁道游击队》等作品,  在民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她不止一次看见有人拿着那种连环画废寝忘食地看了。

        “除了文学作品,连环画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苏葵继续说道,  “书记,我们完全可以双管齐下,  一边用小说的方式在娱乐中让群众了解清河大队的变革,一边通过绘画的方式更直观地展现清河大队的变化成就。”

        向书记越听眼睛越亮,忍不住笑起来,  又夸奖苏葵:“你这个小同志,  这脑子就是灵活!”

        在娱乐方式缺乏的现在,读报刊书籍,看连环图画,已经是现在最好的娱乐方式了,  而苏葵要做的,就是把这两样全部抓住。

        “苏葵同志,每次你的提议都能带给我们不小的收获啊。”向书记开玩笑道,“你还有什么主意,一起说来听听?”

        她提出建议哪一个没有引起震动?全部都是大手笔!关键是,这些提议还确实是行之有效。

        “这倒是没有了。”苏葵也笑了,“不过在连环画的绘画上,我却有一个人推荐。”

        “是谁?”向书记问。

        苏葵说:“是京城美术学院的教授,赵芝兰教授,她是著名的国画大家,也同样精通西洋绘画技法。”

        苏葵看过赵芝兰许多作品,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西洋绘画,或是将二者结合,水平都非常高超,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画坛大师。

        听了她的话,向书记笑道:“苏葵同志,非常感谢你的推荐,这件事我们会和宣传部和□□的同志交涉的。”

        “苏葵同志,到时候宣传部的同志可能还有很多事情要麻烦你了。”他又提到:“你快要去京城上大学了?”

        苏葵说她已经准备出发了。

        她谦虚道:“书记,我其实只是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没有什么麻烦,各位领导同志才是真正辛苦了。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来京大找我。”

        向书记先是感慨她的不骄不躁,然而笑道:“也好,这样那边的同志找你倒是更加方便了。”

        苏葵已经创作完毕的《清河乡之变》全文总共二十万字。不仅描绘自公共食堂成立到解散以来在清河乡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刻画了苏英、大队长以及性格各异的队员等人物形象,还增添了许多后续清河乡的发展。

        完成以后,宣传部那边亲自派人来将稿件取走,并告诉她后续可能会需要她进行一些修改。

        为了配合宣传部那边的审阅工作,苏葵准备提前两天去京城。

        完成创作以后,苏葵将自己的学习笔记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

        她是打算把它按学科整理成几本高考教辅资料。

        开头先整理本学科的知识框架,然后是重点笔记,接着讲解一些学习方法,后半部分则是例题讲解,模拟练习,参考答案。

        可以说,这是一本集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和模拟练习的教辅资料。

        就是所有知识在她这里都是现成的,也是不小的工程量。苏葵如今也不过将本国语文整理出来。

        她打算到了大学继续整理,已经完成的到时候可以先交给教育部的同志。

        八月的最后一天,苏葵来到贺县高中,向所有老师告别,她明天就准备去京城。

        陈校长和几位老师看着她都心生感慨,谁能想到当初班上一个因为家境贫寒快要辍学的孩子今天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因为苏葵的关系,整个贺县高中在全国范围内都扬名了,更不用说后续教育部还打算推出“贺县模式”,更是让它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印记。

        陈校长鼓励她:“苏葵同学,到了大学好好学习,老师们都相信,你将来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林老师笑道:“依我看,咱们贺县还是太小了,不够苏葵同学发挥的。”

        一想起她之前待在这个小县城就能做出那么多轰动的事情,以后去了京城,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几位老师都善意地笑了,说他们都等着看她继续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苏葵想起刚来时几位老师愁眉不展,问起发生了什么事。

        陈校长叹了口气:“班上有几位同学家境比较困难,竟然想要放弃学业,我们几个打算给他们凑一点钱。”

        尤其是班上的贺正南,他收到了清大的录取通知书,竟然因为家庭困难想要放弃。

        “大学都有补贴,还有助学金,家庭困难的同学都可以申请,他为什么要放弃?”

        “我们也是这么说的。”陈校长等人得知此事,立马找到贺正南家。

        贺正南家比苏葵她家之前还要穷,他是家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他父母都是农村的,爸爸还摔断了腿,之前读书的钱是全家拼死凑出来的。陈校长等人也给了他家不少帮助。

        这次就是因为他爸腿伤又发作,家里已经完全不能负担。知道可以申请助学金后,贺正南虽然想要去读大学,可路上的路费他家是一分钱也没有了。

        陈校长几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管,除了贺正南,班上还有好几个同学连车票钱都拿不出,所以他们预备给几个学生凑一笔路费,让他们能顺利到大学报到。

        苏葵说:“校长,这件事也算我一份。”

        “苏葵同学,老师们知道你的好意,但路费的事情我们可以解决,你还是学生,哪能让你花钱。”

        苏葵摇摇头:“陈校长,这笔路费加起来,对你们也是不小的负担。我是班长,同学们有困难,我又有能力帮助他们,这件事我就不能坐视不管。”

        这时候,大家的工资水平都不高,自52年工资改革后,一个京城地区大学教授的工资也不过两三百元,普通中学的教师每个月只有四五十元,还是多年的老教师才有这个工资水准,大部分教师一个月只有二三十元。

        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要养一家人,还要经常资助这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可以说根本不富裕。几个学生的路费加起来,也是不小的负担,也难怪要用“凑”了,因为一个人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陈校长是知道苏葵因为写文章挣了不少钱的,但从没有想过要跟她开口。

        “苏葵同学,那些钱也是你自己辛辛苦苦挣的……”

        苏葵知道他的意思,说道,“这样,校长,我向咱们学校捐一笔钱,成立一个助学基金。让那几个家庭困难的同学可以来学校领取这笔钱。这钱也不用他们还,以后等他们工作挣钱了,就请他们继续为这个助学基金里面捐款,惠及后面的学生。”

        几位老师都因为她的话而震惊,随之而来的就是感动。

        这孩子的心地也太好了,都已经毕业了,却仍然不忘惦记着同学们,怕他们心里有负担,还想出了助学基金的想法,甚至还考虑到了以后的孩子们。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好孩子……

        陈校长甚至激动地握住她的手:“苏葵同学,你是个好同学,也是个好班长,老师在这里,要替各位同学谢谢你。”

        苏葵道:“校长,您不用这样,其实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不过是如今才实行。”

        当初原主不就是因为家庭困难才辍学不读了?在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人因为家庭困难而中断学业?

        以前她是没有办法,现在却可以做到。甚至想到将来要发生的一切,她心里还有了些更深的想法。

        达则兼济天下。陈校长几人在她身上看到了这样的风度。此时此刻,他们无比清晰地感受到,眼前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了不起的成就。

        最后,苏葵向学校捐款五百元,除了那几位同学外,学校里但凡有家庭困难的学生,经过核实后,都可以来此申请助学补助。

        她这是把大学的助学金提前到高中来了。

        说到助学基金的名字,几位老师都说要使用她的名字命名,苏葵却拒绝了,将这个仅仅只有雏形的基金会命名为“希望”。

        自从苏葵考上了京大,又受到报纸的表彰,她几乎是成了整个贺县人民津津乐道的谈资。

        自己考上了大学,还领着全班同学考上大学,那报纸上还说,她竟然还是那个写《小草青青》的作者!

        京大的学生!全国闻名的大作家!关键的是,他们贺县什么时候出过这么厉害的人物?

        现在贺县几乎已经没有人不认识苏葵了,就是不认识,别人也会赶紧告诉他,这就是京大学生,是大作家!大家都在看的《小草青青》就是她写的!

        去百货商店一趟,那里的售货员都会来围观她,激动地告诉她说她们非常喜欢《小草青青》,喜欢她正在写的《清河乡之变》。

        卖给她几大件的几位售货员更是激动地跟人讲,苏葵的东西是在她们这儿买的,她们老早就看出来这人不简单了!

        一时间,好多人竟然蠢蠢欲动想要买一个苏葵买过的大件同款回去。

        虽然激动,但没有一个人靠近她三步以内,都觉得这样厉害的大人物他们站着远远看就行了。

        至于当初把家具借给贺县高中的张厂长?他正抱着苏葵的旧桌子笑得合不拢嘴,不仅苏葵考上了京大,而且他们全班都是大学生啊!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这是震动整个贺县的大事!

        他聪明得很,并没有把那些桌椅真的拿来卖二手,而是在全县宣传说他把这些桌椅全部捐给贺县高中,留给下一届的学生使用。

        一时间,大家不仅知道了这次考上大学的学生用的都是他们家具厂的桌子,还因为这个行为收获了一大批好评。

        许多人要么想法子把学生送到贺县高中上学,要么想法子从家具厂买一套张厂长推出的“大学生专用桌椅”,誓要让自家孩子向贺县高中考上的大学生看齐!

        秦大军在一边看着张厂长笑得见牙不见眼,还念叨着得把苏葵之前用过的桌子搬回家去,京大学生用过的桌子,大作家用过的桌子!让他儿子以后就在这上面学习,多沾点儿才气!

        厂里的工人都说张厂长有先见之明,只有秦大军听到消息后冷着个脸,张厂长一看又是他,心里就不乐意了,这么高兴的事情,他摆着个脸给谁看呢!

        “秦大军同志,你这是怎么回事?”张厂长教育他,“咱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怎么能把平时的情绪带到厂子里来?”

        秦大军动了动嘴唇:“苏葵……”

        “苏葵怎么了?”

        “苏葵她是我……”

        秦大军差点就说出来,最后还是忍住了,直让张厂长等人觉得莫名其妙。

        是啊,他是一点也说不出口,那个全县知名人物,现在他们厂子里正在夸的苏葵,就是他的外甥女。

        外甥女取得这样的成就,他这个当舅舅的本来应该是与有荣焉的。没看那卖给苏葵大件的售货员,苏葵经常见的邮局工作人员,还有他们厂里这个借家具的厂长,全都因为苏葵成了县城里的知名人物。

        一天到晚都有人跟他们打听苏葵,谁要是跟苏葵说过话,迅速就能成为吹牛的资本,让一群人围着让他讲讲。

        就连他儿子秦文回家也说,他们学校里到处都在传苏葵的名字,好多人都在看苏葵写的小说,甚至还几个人约着想偷偷去见见她们喜欢的作者。

        而本来也应该因为苏葵而知名的他,却因为何春红的事情跟苏家彻底闹翻,

        现在站出来说他是苏葵的亲舅舅?恐怕说出来都不会有人信。

        不过幸好他们还不知道何春红进去了,要知道何春红是因为想骗外甥女的钱才进去,估计全县人都得把他们骂死。

        苏葵第二天就要出发,秦晓兰为她收拾了一个大箱子的东西,里面装着她所有的生活用品,还有刚刚给苏葵做的新衣服。

        就是收拾完她也不放心,一脸忧心:“我听人说京城特别冷,要不要再给你带床被子?”

        “妈,这还是夏天。”苏葵安慰她,“而且学校里这些学校里都会发的,我已经去过京城咯,不用担心我。”

        秦晓兰哪能不知道,她就是觉得孩子离开了,这心里空落落的。

        苏葵当然是安慰她,又告诉一边的苏爱国和李桂珍,让他们在家里好好照顾妈。

        那两个如今跟着苏葵住上了瓦房,虽然不是,让他们劳动抵债,但给自己家干活儿那能叫抵债吗?他们乐意!

        现在走出去,那是腰板都挺得直直的,就是外边的人,一听说他们是苏葵的家人,那瞬间眼神就能变成羡慕。

        这都是因为小妹的功劳啊!

        一听苏葵有吩咐,李桂珍立刻发挥马屁精的精神,拍着胸脯保证道:“小葵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啥我都干!”

        苏爱国也保证:“我也能干!家里事儿我都包了,不让妈干一点活儿!”

        跟着小妹能过上好日子,她说啥他们就干啥!

        不仅是苏家人,一听说苏葵明天要走了,清河大队的人都到她家来给她送别。

        还各自带了些好东西来,自从这食堂解散以后,他们各家各户自己分粮做饭,种上菜养上鸡鸭,就是地里收成不好,那日子过得也不差。

        这全都是葵花提的好建议啊,他们怎么能不感激?

        苏葵当然是不收,大家也没办法,想着平时再多帮衬着老苏家一点。

        说起苏葵要到京城去上大学,男女老少都好奇起来。

        “京城远吗?”

        “京城长什么样子?”

        “听说那里有□□,还有什么长城……”

        也有人激动地问:“葵花,你去京城是不是能见到首长?”

        这一代的人,对首长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连苏全福也一脸向往:“要是这辈子能去一趟京城,看一看他老人家,我这辈子就值了。”

        苏葵笑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苏全福看着她。

        “有机会的,二叔。”苏葵笑道,“咱们清河大队现在是全国重点试点地区,那是受到上面领导关注的。”

        苏全福瞬间坐直了身子。

        苏葵又说:“这建国十周年不是快要到了吗?您争取把咱们清河大队发展起来,给上级领导交一份满意的成绩,说不定到时候能作为群众代表去京城,看首长!”

        一段话把苏全福说得激动起来:“小葵,我、我也能去、去京城?”

        “这个我可说不准。”苏葵笑着摇头,“就是这次去不了,以后您做出了成绩,还怕没有机会吗?”

        即便如此,苏全福依旧像得了哮喘一样,,激动得呼吸急促,当场就站起来发誓,说一定要带领清河大队好好发展,让大家全都过上好日子,一定不会让领导失望!

        就是其余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同样是激动得面红耳赤,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好好干,首长也会知道他们?

        一时间,大家都激动地和苏全福一样站起来表决心,他们一定努力劳动,一定要让首长看到成绩!

        那天苏葵把钱捐给学校后,陈校长几人几乎是连夜赶往各家,将这份代表着希望的助学金交到了每个家境困难的同学手里。

        拿着手里这份沉甸甸的路费,说起是班长为他们建立了一个助学基金,还不让他们还,只想要他们继续惠及后来人。

        拿到钱的几个人全都红了眼眶,贺正南的眼泪是止都止不住地往下流。

        于是,第二天苏葵在贺县去往杨市的车站那里,看到了一群曾经的同学。

        全班加上她,四十个人,一个不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她今天走,也不知道那些离得远的同学是怎么赶到这里的。

        竟然连陈校长几个都到了。他们告诉苏葵,有几个孩子知道她今天走,互相认识的一说,大家竟然都说要来送她。

        苏葵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只觉得心里满满的,她微笑着说:“辛苦大家了,感谢你们能来送我。”

        这次她没有说不用的话,因为她知道这是同学们的一片心意。

        站在最前面的是贺正南几个,他们是最早来的,怕赶不上,他们很早就来这里等着了。

        “班长……”他们看着苏葵,眼里有泪光,却说不出话来。

        一位同样受到补助的女生哭着说:“班长,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对,班长,我们一定会报答你的!”

        苏葵却笑着摇头:“大家到了大学以后好好学习,将来能为我们国家建设多出一份力量,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他们有些哽咽,同样知情的同学们也有些哽咽。

        他们何德何能,这辈子能遇上这样的班长,可以说这是他们一生的贵人,是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人,可她却从来不求回报,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

        他们坚定地看着苏葵:“班长,我们会永远记得你的。”

        苏葵同样温柔地看着他们:“我也不会忘记你们。”

        是的,她大概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么一天,不会忘记这一双双真挚的眼神,这一份份珍贵的心意。

        苏葵在离开时,只留下了一段话。

        “世界很大,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世界也很小,终究有重逢的一天。各位老师同学,珍重。”

        班长……

        我们永远的班长……

        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在衷心地祝愿她,以后健康顺遂,永远得偿所愿。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小葵花换地图了!感谢在2022-04-01  11:59:35~2022-04-01  23:25: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能说话就别bb、清妩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呆萌小小  20瓶;林小楽  4瓶;金茂府小明vip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51305981_1471197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