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修仙正史 > 第12章 阵法,从入门到放弃

第12章 阵法,从入门到放弃


李四平手里捧着胡晓娟扔过来的书,犹有余香残留,不禁心中暗爽。
  翻开第一章——阵法的由来。
  内容不算太多,并且,所述皆为传说,无从考证。现在简摘如下:
  远古时代,世界一片混沌。混沌之中孕育着诸多神器,其中之一,器身之上刻有神秘图案,图案中蕴含着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此为祖阵,即万阵之祖,后世之阵法皆源于祖阵之阵图。
  大神盘古与祖阵皆出自混沌,同宗同源,盘古之体暗合祖阵之阵图。
  是故,盘古死而化万物,地脉走势,山水方向,林谷布局,皆暗合五行之阵。所以,可以运用阵法的相关原理,来进行分金定穴,此术即为风水之学。
  大神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不知何故,祖阵破损,几乎断裂为二。后落于女娲之手,女娲悟得祖阵之奥秘,并以此为基创造人类。
  但是,女娲得到的是破损后的祖阵。所以,创造的人类无法如同大神盘古一样,成为一个完美的个体,只能分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
  《阵法:从入门到精通》第一章中指出,由此可知,人体是一幅巨大的阵图,这也是人类被称为万灵之长的原因。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类才可以运转灵气,开启修仙之旅。关于人类体内的阵法理解,将在本书中介绍阵法原理之后,再进行初步讲解。
  第一章的剩余内容,讲述了一些阵法的后续发展。
  在女娲之后,祖阵不知所踪,再出现时,已一分为二,一为伏羲所得,为河图,因之而做八卦;一为大禹所得,为洛书,因之而定九州。
  商纣王时期,河图与洛书合于姬昌,姬昌因之而推六十四卦。此后,衍生阵法无数,由是说,阵法源于祖阵。
  李四平看过这本书的第一章,觉得字数不多,内容也不保真,但是,他却看的津津有味,顾不得其他,便饶有趣味的接着读了下去。
  翻开第二章——阵法的构成与原理。
  看完这个标题,李四平不禁自己思考了一下,阵法的原理究竟会是什么呢?大概设想了一些情况,便开始阅读,看看书中所写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
  第二章所述内容,已经结合了科学修仙流派的思维,证明这并非一部古书。
  第二章的内容简摘如下:
  对于一个完整的法阵来说,应该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阵图与阵基。
  阵图是“线路”的集合体。
  不同的“线路”排布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形成不同的阵图,从而形成不同的阵法。
  但是,所有阵图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基础模块:输入模块;循环模块;转化模块和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负责联通启动灵力与循环模块。
  启动灵力一般由修仙之人输入。通常的情况下,修仙之人的灵力都会带有强烈的个人气息,输入模块会剔除这些个人气息,使得灵力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接近原始的天地灵力。
  循环模块,是迫使灵力按照既定的线路游走,在游走过程中吸收外部的天地灵力以壮大自身。
  在灵力游走的线路上,并不是任何一处都能吸收灵力。想要达到吸收灵力的功效,需要特定的结构,而具备这种功效的结构被称为“折点”。
  “折点”是一种“通路”,接通阵图循环模块内部与外部天地灵力,当阵图循环模块内部灵力高速游过折点的时候,根据伯努利定律,会产生灵力的负压效应,从而通过折点吸收外部天地灵力。
  转化模块,是将从循环模块出来的灵力,转化成阵法输出模块所需的灵力性质。
  循环模块与转化模块之间有一个类似于“爆破片”的结构。当循环模块中的灵力壮大到一定程度,便会冲破“爆破片”结构,进入转化模块。灵力在转化模块中经过转化之后,再进入输出模块。
  输出模块,用来实现阵法的最终用途。
  从转化模块流过来的灵力,沿着输出模块中的“线路”游走,达到阵法的最终目的。
  阵基,用来承载阵图,即阵图画在阵基之上。
  灵力需要按照阵图中的“线路”游走。在灵力游走的时候,灵力会吸收外部天地灵力,从而逐渐壮大。这样一来,便要求阵基不能被壮大的灵力破坏,并且不能让灵力在流动时,通过阵基逸散出去。
  所以,一个好的阵基材料应该是强度足够高,并且灵导率足够低的材质。
  根据这个原则,大部分的金属是不合格的,因为金属的灵导率都很高。
  而一些动物的皮,相对来说,则是很好的阵基材料,比如蛇类。但是,由于国家对于非法狩猎的打击,现在,很多动物的皮都不太好弄到。
  所以,现在常用的大型阵法,一般直接在大地上布置。而小型阵法,则是一般画在黄纸之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符文。
  第二章的剩余内容,则是介绍了一些关于墨水、阵笔和布阵技巧的相关内容。
  李四平翻看完了第二章,觉得似懂非懂,但还是想继续看下去。

  翻开第三章——五行之术。
  这第三章翻看下来,倒是比较容易理解。无非就是一些相生相克之理,还有一些关于五行之物的介绍。在此就不做摘录。
  看到第四章——人类体内的阵法奥秘。
  这个标题倒是引起了李四平的极大兴趣。
  现内容简摘如下:
  当初,女娲以破损的祖阵为基,创造人类。
  灵魂与身躯各得其一,而在人的身躯内部,经脉分布即为阵图,各处穴位即为折点。
  人体内部,自带五行之物。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灵力运转,畅通无阻,五行相生,威势无穷。
  只是,正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如此得天独厚的人类,在初生之时,穴位闭塞,不与天地通。若想发挥人类的天赋,必须冒风险进行“天选”。
  在医学中,人体经脉的分布情况已然清晰。然而,若是将经脉作为阵图看待,则是精妙之极,让人难入其门。
  纵观现在已经发现的所有穴位,皆可为始,皆可为终。经脉走向,精细复杂,阵阵相连,环环相扣。
  每念及此,不禁感慨:祖阵之一半,已然繁杂若斯,若是全阵,其奥妙不可知也。
  第四章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不知道后面的是没有了,还是原本就写了这些。李四平的心里不禁骂娘,整个章节写的像一个谜语人,最终的结论,竟然是作者自己也不清楚。
  不清楚的东西也好意思写?啊呸!啥也不是!
  整本书再后面的内容,就是一些阵法的介绍:从简单的只有几个“线路”的阵法,到由十几个阵法组成的复合阵法。
  反正对于李四平来说都是一样——根本看不懂。
  书的最后面有一章附录——八卦门的由来。
  李四平觉得应该会有一些意思,于是便翻看了起来。
  内容简摘如下:
  书中记载,八卦门传自三国时期诸葛武侯。
  当年的时候,武侯身负奇门之学,精通阵法之道。然而,三顾之情难却,遂出山辅佐刘备。结果一生操劳,最终命丧五丈原。
  诸葛武侯后人的一支,吸取了先人的教训,悟出“人力有穷,国运难改“的道理。遂传下家训——不抗国运。
  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一路后人开枝散叶,依靠家学,在某一代创立八卦门,传承至今。
  看完了整本书,李四平缓缓将书合上,却没想到时间竟然过的这么快,都已经是快要到午饭的时间了。
  看了看周围,胡晓娟不知道去了哪里,而在旁边的沙发上,赵五真睡得很香。
  这个时候,一个让李四平震惊的想法冒了出来:“女人不如读书!”吓得他赶紧甩了甩头,要把这大逆不道的想法甩出脑海。
  李四平站起身来,缓缓伸了个懒腰,拉伸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身体。
  闲来无事,他便随意的观察起所在的客厅来,有几株茂盛的绿植,摆放的位置似乎很有讲究。屋子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型石雕,栩栩如生,应该是一个瑞兽,只不过他认不出来。
  这客厅的墙上也挂着一幅画像,让李四平不禁有些疑惑:这帮修仙之人的家里,是不是都喜欢摆几幅画像?
  他走了过去,仔细的观看起画像来。
  这幅画像很是简约,却极为传神。
  上面是一个白衣侠客,正站在一处山巅之上,画着的是他的背影,一袭落地的披风被吹起,露出部分身子。
  头上戴着一个斗笠,脸转向左方,使得他的半面脸露了出来。从这露出的半面脸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男子,尤其是那只眼睛,画的极其传神,锐利无匹。
  男子的背上背着一把剑,剑鞘为银白色,与他的披风极为相配。露出的左手虚握着一颗雷球,无数电光从雷球上向外漫延,显得极有威势。
  而在画的左下角,还有一首小诗:
  山巅白衣客,
  风流一笑中。
  剑扫不平事,
  雷劈百万凶。
  虽然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画像,但是,李四平还是不禁感慨道:“这个人好帅呀,真的希望可以认识一下。”
  “画中的人,是你舅舅。”此时,那边的赵五真已经醒了,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对着李四平说道。
  听到赵五真的话,李四平震惊的转头看向他,又转了回来,紧紧盯着画像看。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李四平的心中想到:“赵哥他一定是睡的时间长了,都睡傻了。”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95791788_2020200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